清影花落照浮生作文
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,出的詩人不計其數,諸如李白、杜甫一類已是家喻戶曉,我卻于眾人之中獨愛她一人——千古才女李清照。
李清照生于繁華的宋朝,她的詞如其名,貌亦如其名,明眸皓齒,淺笑成畫。那眼中或淡然,或深沉,或美好,或凄哀的眼神,似乎皆是她心靈最深處的寫照,而蕩漾在詩詞之間的清美優雅,則早已化身成她的符號了。
李清照出身于書香門第,幼年便飽讀詩書,早期的詩歌也是清新可人;而晚年經歷靖康之變的她早已沒有當初的詞調,轉而變得沉郁凄婉,她也并不多用詞語描景,而是用簡單的白描,于清淡的字里行間雕刻著細膩真摯的情思。
讀李清照的詩,猶如淺嗅深冬雪后最堅韌嬌艷的一朵臘梅,又如初夏時節出淤泥而不染的一支青蓮,堅強、清高而不食人間煙火。
我認識李清照,是讀了她的《紅藕香殘玉簟秋》。一句“花自飄零水自流”,一句“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”,驚艷了我多少時光!花自飄零水自流里,有多少的無奈和落花無意流水無情蘊含其中?它又包含了多少對年華逝去言說不盡的憂愁?一如晏殊《浣溪沙》中的“無可奈何花落去”一樣。寫這首詞的時候李清照與丈夫分隔兩地,心中滿是憂愁,內心的愛戀與相思又有何人可以訴說?于是這“才下眉頭,卻上心頭”便令我更心馳神往了。;孟胫钋逭债斈晔怯卸嘟^代風華,才能寫出這樣凄美妙絕的詞來!
于是我便繼續關注李清照,接下來就是她的《聲聲慢·尋尋覓覓》。經過父逝、夫喪的李清照已沒有了昔年清新優雅的詞調,與《一剪梅》不同,那時的她至少是留著對丈夫的企盼的,所以詞句里充滿了對夫君的思念,對美好生活的向往?墒恰堵暵暵·尋尋覓覓》不同,這首詞,是連再不解詩意的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凄冷和無限哀傷,那種情緒是隨意一瞥便能感受到的無盡的孤獨與寂寥。
真的,不只是詞,李清照亦如那清麗無雙的蓮、寧折不屈的月季一樣,就算身邊的親人、朋友都相繼離去,她亦不曾放棄生活,她一無所有,沒有依靠,沒有支持;可也正是這種不屈而崇尚女性自由不受人束縛的精神,讓我對她愈發欽佩。
清影花落照浮生。一首又一首,一闋又一闋,李清照或是清麗柔美或是凄涼哀婉的詞調,總能讓我著迷得不得了,千古第一才女果真名不虛傳。